摘要: | 交通運輸專業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改善或解決交通運輸問題的能力,但交通運輸問題五花八門,所需應用之跨領域知識與技術也相當廣泛,因此其課程設計之需求一向多元而分岐,教學更是不易聚焦。鑒於許多交通運輸專業課程必須耗費大量的時間先讓學生了解該課程相關的交通運輸特性,再定義相關的專業用詞,然後才有機會讓學生學習解決或改善問題的技能,而這些技能又可能必須應用其他工程或管理專業領域的理論或技能。學生除了在學習上缺乏方向感外,在學習實質解決或改善問題前,又有相當長的學習曲線,學習成效實際上相當有限。本研究以交通工程課程為例,以行動研究之方法,整合個案教學、問題導向學習法、合作學習教學法及講授型教學法來加以研究比較,經由不同教學方法之應用與翻轉學生的學習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及整合應用能力。最後,本研究共撰寫三個實際個案,三個問題導向例題及數個做中學實作例題,將相關的理論應用融入教學方法中,並透過課堂上分組合作學習與師生互動討論,強化學生主動尋求解答方案的動機,藉以提升學習興趣與專業技能。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講授型教學法,不同教學方式確實得到了學習動機與專業技能提升的學習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