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台灣的地方鄉鎮常是豐富的地理、人文與歷史資料庫,而社區則是蘊藏這些資源的基本單元,然而隨著都市的發展擴張,卻造成社區與城鎮地景風貌的快速變遷,加以政府長期偏重大型建設計劃的投資,往往忽略社區生活尺度設施的改善,許多有形無形的文化財乃面臨被拆除、改建的壓力。 後龍火車站區早期因運輸的便利性,遂成為人口主要的集中區,一些歷史建築亦分佈於站體周邊。由於即將完工通車的鐵路高架化工程,長達1.6公里的高架結構體,讓北龍地區的地景產生了重大的改變,在視覺景觀上亦形成嚴重的衝擊。然而地方政府卻迄未針對此一建設進行資源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