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557/14866 (58%)
造訪人次 : 1985071      線上人數 : 209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H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chur.chu.edu.tw/handle/987654321/35137


    題名: 環形流道散熱器設計
    作者: 蔡博章
    Tsai, Bor-Jang
    貢獻者: 機械工程學系
    Mechanical Engineering
    關鍵詞: 鰭片;散熱器;散熱設計;環形流道
    鰭片;散熱器;散熱設計;環形流道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2014-06-27 03:27:03 (UTC+8)
    摘要: 目前大部分的散熱鰭片呈長方形平面狀,相互以平行方式排列,延伸出平面基座上,當風扇的氣流由上方進入,中央無氣流區,於散熱器上方形成滯流區,降低熱交換效率。利用幾何形狀的改變與設計,並根據熱流公式中的原理,提出此環形流道設計,將基座與散熱鰭片呈流線構造,讓中央熱源先熱傳導到外側鰭片,再利用氣流具二次流動之強制對流渦旋流動帶走,使得導熱與對流能發揮最佳狀態,為深入了解理論對環形流道中流場與熱傳的分析,本文使用軟體Star-CD模擬分析結果,再與實作樣品量測溫度作比對,最後暸解到熱傳導與熱對流的設計比重,主要參數
    目前大部分的散熱鰭片呈長方形平面狀,相互以平行方式排列,延伸出平面基座上,當風扇的氣流由上方進入,中央無氣流區,於散熱器上方形成滯流區,降低熱交換效率。利用幾何形狀的改變與設計,並根據熱流公式中的原理,提出此環形流道設計,將基座與散熱鰭片呈流線構造,讓中央熱源先熱傳導到外側鰭片,再利用氣流具二次流動之強制對流渦旋流動帶走,使得導熱與對流能發揮最佳狀態,為深入了解理論對環形流道中流場與熱傳的分析,本文使用軟體Star-CD模擬分析結果,再與實作樣品量測溫度作比對,最後暸解到熱傳導與熱對流的設計比重,主要參數
    顯示於類別:[機械工程學系] 研討會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環形流道散熱器設計.pdf57KbAdobe PDF157檢視/開啟


    在CH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